当前位置:首页

给船舶“洗澡” 无锡自研水下机器人来了


海下数十米,长满贝类以及海藻的海船如何清洗?这个问题可以让水下机器人来回答。

01解决业界痛点,机器人优势明显

为什么需要洗船?船天天在水里开着,还要清洗?“或许有人觉得船是没必要洗的,其实不然。”蓝启智能创始人姜哲说,其实,船舶在长期的海洋航行过程中,水下部分的船体表面会附着一些贝类、藻类生物及生出锈斑,会影响船舶的航行速度和使用寿命,还增加船舶的燃料消耗,这些海生物还会爬满船舶的传动轴和螺旋桨,直接降低船舶动力。因此,根据航行水域和航线停靠时长的不同,远洋船舶一年至少要清洗一次以上。

除了船舶外,那些矗立在海洋中的海洋工程结构物,不仅面临台风、内波、海冰等极端环境的考验,且长期处于盐雾、潮气和海水等环境中,钢结构会遭受损伤甚至破坏,也需要定期进行海生物清洗、结构检测、维修等运维作业。

目前市场上的船舶、海工平台的传统清洗方式是找潜水员人工清洗。但海水中能见度很低,所谓下水“睁眼瞎”,在此工况下,潜水员工作极度危险,不仅效率较低,而且经常会出现安全事故。传统的工作方式在水下清晰度较差的水域中,很难正常开展检测、维修等工作。

“我们研发的水下清洗机器人,相比人工优势明显,可以解决此场景的痛点。”姜哲说,它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智能水下清洗设备,集潜水、自主水下巡检、清洗等功能于一体,可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实现船舶、水下大件或固定物体的高效清洗,恶劣气候对水下作业的限制影响大大减少了,快速响应现场作业的需求。作业人员通过远程遥控机器人进行水下作业,可解决潜水员下水清洗效率低、安全风险高等问题,而且机器人自带“智能巡航定位系统”及“高清眼睛”,可精准掌握水下情况,为作业提供可靠依据。

02会浮游能爬壁善清洁,水下机器人真神奇

记者在蓝启智能的新建厂房里,见到了一个长10米、宽8米、深4米的人工水池,这是用于水下机器人工程试验的池子。

池子边上,在作业人员远程控制下,水下机器人开始在水中显露身手,在8个螺旋桨快速旋转推动下,它灵活地浮游、翻转、前行、下潜。

试验池的另一侧,辟有一个清洗作业试验间,只见机器人牢牢吸附在侧壁上,稳稳地爬行到涂满水泥、油漆、泥沙混合物(模拟贝类、藻类、藤壶等海生物)等污染物的区域旁边,作业人员远程开启机器人的空化射流装备,高压水柱就喷射在池壁上开始清洗,一番操作下来,污浊慢慢脱落,墙壁被清洗干净了。

姜哲介绍,他们自研的水下清洗机器人拥有多项黑科技:

一是配有智能巡航定位、远程遥控、大数据分析、水下摄像系统等,可以对水下船体、钢结构表面进行性能等各方面的拍摄、检测;

二是空化射流技术利用超空泡现象,可产生几十兆帕冲击力,能对被清洗表面污染物进行高效无损清洗;

最重要的是水下机器人的控制算法,“如何让机器人更智能,算法很重要。”姜哲表示,水下清洗受光线折射、浑浊度、水流等各种因素影响,他们需要搭建好算法,然后通过不停演练实践,实时矫正机器人运动轨迹,让水下机器人可以更智能地应对各种场景,规划出最优的清洁路径。 

目前水下机器人作为探索海底世界的智能装备,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。业内测算,如今全球民用船舶约有12万艘,清洗一次需要1—2万美元;中国拥有的海洋油气平台、海上风电平台等有400多座,清洗一次费用高达200万元人民币,如此庞大的市场为水下清洗机器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(来源:无锡日报 10月23日)


本站维权及免责声明

  • 1.凡本网所有原始/编译文章及图片、图标的版权均属中国工业清洗协会所有,如需转载,请注明“信息来源:中国工业清洗协会”。违反上述规定者,本网将保留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。
  • 2.凡本网注明“信息来源:XXX (非中国工业清洗协会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 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

  欢迎您!

您现在的状态是:

修改资料  查看状态

修改密码    退出登录

部门联系方式

  • 信息标准化部:010-64429463
  • 会员注册部:010-64436337
  • 科技安质部:010-64441348
  • 会议会展部:010-64429463
  • 教育培训部:010-80485240